(b) 數字 (數位,數碼) 訊號 (Digital signals)
(i) 數字訊號特性
數字訊號之發明和發展是電子處理訊號一大飛躍。這次 (數字革命) 可媲美以前的 (工業革命)。一般人以為電腦發明和應用是這次飛躍之大功臣,不過更早期追溯便發現二百多年前發現電力之富蘭克林才是首位功臣。電力不僅孕育數字革命,更重要的是主導後鐵器時代,即現代,之來臨(思考歷史、化工科技和時代之發展)。
有別於模擬訊號,數字訊號和時間可以有 / 或沒有關係。數字訊號是一大堆經處理後之二進制 (binary) (0, 1) bits (位元,比特) 以不同組合 byte (位元組,字節) 運作。1 bit (比特) 是 0 (0V) 或 1 (5V),可以看成是一個開關。二進2 bit 是 (0 0), (0 1), (1 0) 或 (1 1), 兩者於數字電子處理都沒有任何用途。雖然沒有實用 二進3 bit,但近期有人把二進3 bit和易經卦象聯繫起來,可參考維基百科網頁。二進4 bit有 (0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0 1 0 0), (0 1 0 1), (0 1 1 0), (0 1 1 1 ), (1 0 0 0), (1 0 0 1)… 等24種變化,即16種可能性。1 byte 位元組內有8 bit。早期電腦16 bit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處理器可處理2位元組,合成1字組 (word)。1990 微軟推出Windows 3 系列16 bit CPU (80386) 個人電腦一道風行全球。現今主流個人電腦用64 bit CPU,處理4字組,每字組2 byte 16二進制比特。例如英特爾 (Intel) 之Pentium (奔騰) 和超微半導體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MD) 之Athlon (速龍)。
基本上一大堆以x為 0 或1 比特之離散位元組 (x x x x) 二進數字訊號是沒有意義的,除非用有效方法去處理。這就是硬件和軟件要達到的目的。位元組分配為人類可認知之數字、字母或符號才起作用。1975 Motorola 推出第一代 8 bit 處理器6800,軟件程式以鍵盤 (keyboard) 輸入,並建立以拉丁語為本之ASCII coding (主題 9.2)。因8 bit 位元組有28,即256次方式演繹,可以分配英語26個字母、一般和數學常用符號和十進數字。例如 (0 1 1 0 0 0 0 0) 代表英語字母 a,(0 1 0 0 0 0 0 0) 代表符號 @,(0 0 1 1 0 0 0 1) 代表十進數字1 等。編寫之程式經鍵盤輸入至電腦主體,編排好之位元組再配合一精準時基 (time clock) 產生之0V, 5V 或 (0 1) 方波鏈,分配至主板機 CPU和其週邊設施,通過複雜數據總線 (data bus) 和位址匯流排 (address bus) 等互通,進行程式各種指令